靠著中國大陸發(fā)展紅利而崛起的富士康,近年來似乎有些狂妄自大,屢屢做出一些令人痛心的事情。在大陸大把賺錢之后,又想著轉移撤離。在去年,有關于“富士康撤離大陸”的討論非常激烈。富士康雖然發(fā)出聲明辟謠,但卻被網友認為是套路。
事實確實如此,富士康總裁劉揚偉曾表示,目標是將中國之外的生產份額提高到30%以上。這就是明顯的邊否認,邊加速撤離。富士康撤離很大一部分原因和蘋果有關,可以說是蘋果公司“指哪打哪”。
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最大的客戶是蘋果,曾經貢獻了一半的訂單量。這幾年,一些國家都在推進本國的制造業(yè)發(fā)展,特朗普上臺后,喊出了“美國制造”,要求蘋果將生產線遷回美國。印度也一直通過各種優(yōu)惠政策來推動“印度制造”,并從中國挖墻腳。
隨著本土手機品牌的崛起,蘋果在中國市場受挫,份額持續(xù)下滑。為此,蘋果瞄準了印度這個新興市場。這幾年印度成為了全世界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2018年出貨量高達1.452億部。面對這塊大肥肉,蘋果并不想錯過。
只不過,蘋果在印度市場份額非常小,前五名被三星和中國的小米、vivo、OPPO等品牌占據。不過,印度目前還是以中低端市場為主,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未來高端市場必然有很大的空間,這是蘋果押注印度的原因。
當然,蘋果也是想促進供應鏈多元化,印度成為了中國以外的重要生產基地。富士康也非常配合,早在2015年,郭臺銘就帶著50億美元到印度投資,計劃在5年內建設10至12個工廠。然而,因為諸多原因,計劃實施并不順利,發(fā)展至今也就只有2座工廠,工人才1萬人,和中國工廠完全沒辦法相比。
不過,富士康并沒有就此放棄,而是繼續(xù)加大在印度的投資,未來6年內在印度投資250億盧比(約22億人民幣)建立新廠區(qū),用來生產iPhone手機。據最新消息顯示,富士康“印度制造”的iPhone12最快兩個月內上市。
印度雖然也擁有龐大的廉價勞動力,但卻有著諸多的問題。比如沒有中國工人這么勤奮,聽話,還動不動罷工,管理起來非常困難。前段時間,臺資企業(yè)緯創(chuàng)資通在印度的一家工廠被打砸,2萬多部iPhone被毀,近80億元的機器設備受損,可謂是損失慘重,這無疑再次驗證了外資在印度建廠的不安全性。
除了在印度失手,富士康曾宣布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設工廠的計劃,也成為了一地雞毛,最終只雇傭了281名符合合同的員工,和原計劃的1.3萬人相差甚遠。
在海外投資建廠頻頻失手,卻并沒有阻擋富士康撤離的步伐。據了解,富士康又計劃投資約2.7億美元,擴大在越南的生產。也就是說,越南成為了富士康的新目標。這幾年,日本和韓國不少企業(yè)都從中國撤離,轉移到了鄰國越南。比如三星將大陸8家手機工廠全部關閉,在越南大舉投資。
對于一次次的海外投資失敗,富士康似乎并沒有吸取經驗教訓。對此,一名富士康前高管表示郭臺銘老了,聽不進其他人的話。
郭臺銘現年70歲,論年齡也確實是老了。其實,郭臺銘在富士康一直都是獨斷專行,說一不二,是一個強勢領導人。只不過這些年,因為自己的成就過于得意了。經常說一些激烈言論,比如說富士康養(yǎng)活了大陸上百萬員工,是大陸離不開它;又比如為了競選總統(tǒng),曾有記者問及關閉內地工廠怎么辦,郭臺銘稱“關就關,誰怕誰”。
沒有大陸做支撐,郭臺銘可以在海外頻頻失手,還那么得意嗎?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少了富士康,就會有其他的替代品,比如我們的比亞迪,發(fā)展迅猛,成為了我國的第二大代工廠,華為等都成為了其客戶。所以,富士康應該珍惜現有的成績,而不少狂言,以及做出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
標簽: 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