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wǎng)北京7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fā)表一篇太空健康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太空中飛行超過3個月的宇航員,即使回到地球一年后,還可能出現(xiàn)骨恢復不完全的跡象,但在宇宙飛行期間增加更多基于抗阻的鍛煉,或有助于減少骨量損失。
論文通訊作者、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史蒂文·博伊德(Steven K. Boyd)和同事與美國宇航局等合作,掃描了17名宇航員(14位男性,3位女性)空間飛行前、回到地球之后、6個月及12個月恢復后的影像。他們做了脛骨和橈骨(前臂)的骨掃描,計算抗骨折(失效載荷)、骨組織的骨礦物以及組織厚度。他們還記錄了宇航員在飛行中和飛行后完成的騎車、跑步機跑步和硬拉等運動。
在飛行一年后,其中16名宇航員的中位結果顯示出脛骨不完全恢復。中位脛骨失效載荷(通過測量骨強度所得)從飛行前的10579牛頓降至一年后的10427牛頓,減少了152牛頓??傮w骨密度與飛行前水平的326.8毫克/立方厘米相比,降低了每立方厘米4.5毫克。與飛行前相比,所有宇航員的前臂測量結果在12個月的恢復后沒有差異。
論文作者觀察發(fā)現(xiàn),執(zhí)行任務時長超6個月的宇航員(共8名)骨恢復量明顯更少。與飛行前相比,這些超過6個月任務的宇航員,在一年后脛骨失效載荷的中位降低了333.9牛,而任務時間短于6個月的宇航員(9名)失效載荷降低了79.9牛。整體脛骨密度也有類似的差異??傮w上,9名宇航員(7名參加了長期任務)在12個月后沒有完全恢復脛骨的整體骨密度。
在所有宇航員中,飛行期間完成了更多硬拉訓練(相對于飛行前的個人訓練)的人,研究者確定其恢復了脛骨骨密度。論文作者提出,和現(xiàn)有的鍛煉手段一起,跳躍抗阻鍛煉對腿部提供了高沖擊動態(tài)負荷,或有助于預防骨流失,促進空間飛行任務中的骨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