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_亚洲偷精品国产五月丁香麻豆_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202_久久国产亚洲精品美女_国产精品调教视频一区

環(huán)球快訊:從“雙非”逆襲985高校,博士生一作終發(fā)Nature子刊

2022-07-08 05:51:20

文 | 《中國科學報》記者 張晴丹

一篇論文,從初稿到終稿,她寫了有20多版?;瘜W專業(yè)出身,卻天天抱著一本厚厚的計算機書籍“死磕”。


(相關資料圖)

她就是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博士生熊謝微。7月4日,熊謝微為第一作者的研究在Nature子刊《自然—機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在線發(fā)表。這是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試管中用DNA構造出了卷積人工神經網絡,也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復雜的人工化學分子智能反應網絡。

熊謝微本科就讀于一所“雙非”院校,然后保送到985高校,并在博士畢業(yè)前完成這項“漂亮的”研究工作,她是如何做到的?

“燒腦”的研究

大腦很像一部精密的生物計算機,它靠幾百上千億個神經元相互連接,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絡,去完成很多高度復雜的計算任務。

有科學家認為,在神經大腦進化之前,生物之所以有感知、模式識別、記憶、決策、運動控制等技能,其實是源于細胞內分子之間的復雜化學反應網絡。

“我們的靈感也來源于此,想通過研究分子如何‘思考’,從而在無生命的系統(tǒng)中重建這些能力。”論文通訊作者、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裴昊告訴《中國科學報》。

在這篇論文中,DNA計算機是一種生物形式的計算機,是以溶液形態(tài)實現(xiàn)計算功能的“液態(tài)電腦”;同時,他們設計的分子電路可以執(zhí)行卷積神經網絡計算,具備對分子圖譜信息分類能力。

要設計一個分子計算機,除了需要專業(yè)知識的支撐外,也是非常需要想象力的。

“有時候我在想一個分子設計,就會一整天都在想,刷牙、吃飯、走路時在琢磨,連做夢都不放過,真的毫不夸張,簡直是絞盡腦汁。”熊謝微告訴《中國科學報》。

整個課題都極具挑戰(zhàn)性,又涉及到多學科間的合作。幸而當時得到了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朱通的助力,他是這篇文章的共同一作。“朱老師的團隊負責機器學習部分,我們這邊負責DNA分子電路的設計構建以及后期實驗部分。”熊謝微介紹。

實驗部分有著龐大的工作量,光靠熊謝微一人無法完成。她請了一位師兄和兩位師妹一起,幫忙做大批量DNA序列的設計及計算性能測試,這涉及到幾百條DNA鏈。

熊謝微(中)和兩位師妹在實驗室制備分子電路的過程。受訪者供圖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每天很早就能看到一排人坐在實驗室操作臺前,制備分子計算機,一坐就是一整天。

這個課題做了近4年,橫跨熊謝微的碩士和博士階段,期間遇到過很多困難,也經歷了反復失敗,終于還是完成了。

“我們所構建的神經元網絡,相較于目前已有的DNA計算機有了很大突破,因為我們很好地擴展了整體電路規(guī)模,包括新型的網絡架構,以及它能執(zhí)行的功能,都是目前來說最優(yōu)的。”熊謝微表示。

該分子網絡包含512個分子物種,涉及數千種化學反應,可產生數百種分子產物,是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復雜的人工化學分子智能反應網絡。

不過,與人類大腦的復雜度相比,它還是“小兒科”。熊謝微說,“這是一項十分‘燒腦’的研究,今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初稿到終稿,寫了20多版

當實驗工作進入尾聲時,還有兩座山丘需要翻越——數據分析和文章撰寫。

前期工作中龐大的數據量,需要他們在數據分析方面下大功夫。不過,在熊謝微看來,這點困難跟后面的論文撰寫比起來,根本不算什么。

寫論文初稿時,熊謝微的英文表達比較中式,無法準確表述研究的亮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她熬更守夜地看相關論文,學習別人的語言組織方式。

數十篇發(fā)在Nature、Science上關于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的論文,被熊謝微拿來“硬摳”,逐字逐句地學句式表達。

“要如何向別人更好地展示我們的idea,完美呈現(xiàn)這個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呢?”課題組就這個問題進行過很多次討論,光是PPT,熊謝微就做了不下30個。

每次討論完都會迸發(fā)出新的想法,大家也在竭力推著這個工作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熊謝微需要對每一次的討論進行總結,并對文章做出相應的修改。

“做到這樣,差不多可以結束了吧!”每當熊謝微如此暗自思忖時,結束的哨音卻遲遲不來。“討論然后修改,再討論再修改……那段時間陷入到反復修改稿子的‘魔咒’里。”

文章從初稿到終稿,中文版、英文版,她寫了有20多版。

但改得多了,不免令人感到煩躁。好在這種情緒只存活了半天,天生樂天派的熊謝微很快就能調節(jié)好心態(tài)。

“前面既然已經改了十稿、十五稿,再多改幾稿又有什么呢?何況好不容易走到現(xiàn)在,那就把它做到更好,投到更好的期刊上面,被更多人認可。”只要熊謝微下定了決心,便不再去糾結,她向來韌勁十足,一條路堅持走到黑。

“其實,現(xiàn)在再回看第一版文章時,簡直沒法看!”熊謝微說。論文經過不斷“打磨”后,終于完成了蛻變。

論文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院士的悉心指導,他是生物傳感、DNA納米技術與DNA計算及存儲領域知名科學家。“這個地方應該如何體現(xiàn)會更好、這樣說更能說服別人……樊院士會在文章旁邊認真批注,這些都是幫助我們這篇文章升級的‘寶貴財富’。”裴昊說。

因為多學科交叉,被拒稿兩次

萬事俱備,只差一投。但是,應該投哪兒呢?課題組成員犯了難,畢竟這是一個高度交叉學科背景下的研究成果。

幾經商量之下,他們投了Nature子刊Nature Nanotechnology。結果遭遇拒稿。編輯反饋的內容里對課題組所做的工作感到“印象非常深刻”,但認為研究主題與期刊定位并不匹配。

隨后,課題組投到Nature子刊Nature Chemistry,再次遭遇拒稿,編輯的反饋內容與上一個如出一轍。

連續(xù)被拒兩次,多少讓人有點沮喪。“裴老師安慰我說,每個期刊都有自己的明確定位,我們的工作其實也得到了他們的肯定,只是他們有對自己期刊標準的考量。”熊謝微說。

這個工作除了涉及到DNA納米技術、生物、化學外,還涉及機器學習方面。所以,課題組在重新找準文章的定位后,決定投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估計這個期刊會感興趣。果然,這一次再投,終于濺起了絢爛的水花。

“編輯非常喜歡我們的研究,文章很快送審,大約一個月后就收到了審稿意見。審稿人對這項研究表示欣賞,但對于跨學科的一些表達方式提出了意見,希望我們重視表達精準性的問題,讓不同學科都能精準get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熊謝微說。

遵照審稿人意見,課題組再次對文章進行“精雕細琢”,最終論文被接收并發(fā)表。

“要知道,選擇跨學科交叉研究課題需要極大勇氣,能做出成績,在Nature子刊上發(fā)表的并不容易。熊謝微又是在碩博連讀期間完成這么漂亮的工作,并在博士畢業(yè)前發(fā)表,這些都非常了不得。”裴昊表示。

做科研,要有“品味”

能接觸DNA計算領域,樊春海院士是裴昊的引路人。

“當時我從他那里博士畢業(yè)后,他把我推薦到DNA納米技術奠基人、美國紐約大學化學系杰出教授Nadrian Seeman那里去做博士后。所以我對DNA計算方面的研究情有獨鐘,回國任教后迅速成立課題組計劃開展相關研究。”裴昊說。

這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領域,但因為學科高度交叉,需要研究者掌握多個學科的知識。

熊謝微本科學習材料化學,本科階段在實驗室做的是無機材料合成方面的工作,對于DNA納米技術、化學測量學、分子生物學、機器學習及人工智能領域等知之甚少,所以前期吃盡了苦頭。

熊謝微 受訪者供圖

她需要學習好幾個專業(yè)的知識,前期打基礎異常艱難。“當時讀文獻的速度非常慢,讀著讀著就跑出來新的知識點,讓我一頭霧水,我就得停下來查閱這個知識點,直到弄明白了才能接著往下學。”熊謝微說。

為了啃下計算機科學這塊硬骨頭,熊謝微花了很長時間惡補。據裴昊回憶,在那段時間經??吹叫苤x微抱著一本厚厚的機器學習書籍,學起來幾乎廢寢忘食。

“樊院士總說做科研需要有‘品味’,一定要做挑戰(zhàn)性大、前沿的研究。”裴昊說,這給了大家堅持下去的動力和勇氣。

課題啟動之初,裴昊問熊謝微:“這個課題你敢做嗎?有信心做成嗎?”其實當時他心中是有疑慮的,畢竟這是一個高難度的大課題。結果,熊謝微的回答很堅定:“我肯定可以!”事實證明,她的確做到了。

回想這一路走來,熊謝微感慨“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

當年高考發(fā)揮失常,熊謝微剛好壓著一本線進入一所“雙非”學校學習材料化學。因不滿現(xiàn)狀拼命學習,她連年保持專業(yè)第一的成績,最終獲得了保送資格。之后,她經歷了戲劇化的擇校之路。

“在報夏令營時,因為年輕氣盛,在想報的學校寫明非985、211不要時,我還是抱著僥幸心理想碰碰運氣,任性地只填了那兩個學校,結果不出意料都沒有通過篩選。”熊謝微說。

錯失夏令營后,到了推免階段。出于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喜愛,熊謝微報了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兩場面試都順利完成,但能收到誰的橄欖枝呢?她自己心里也沒底。

她盤算,先收到哪個,就去哪個。結果,華東師范大學的offer先到。當她填完這個學校的推免系統(tǒng),一切塵埃落定后,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上海交通大學的錄取通知也來了。

當被問及是否后悔沒多等一等時,熊謝微搖搖頭說,“上海交通大學大概率錄取我的會是無機化學專業(yè),并不是我的興趣點。而我在裴老師課題組是開啟新征程,在一個新興領域挑戰(zhàn)不可能。裴老師尊重我們的科研思維,給了一定的寬度和廣度去施展才華,拓展思想的極限。幾年下來,感覺自己真的成長得特別快,收獲太多,所以我一點都不后悔!”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6-022-00502-7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