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wǎng)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名譽理事長劉嘉麒3月5日在北京舉辦的一場科普講座上強調(diào),科幻很重要,但不要把科幻都當真,科幻跟科研、科普、藝術既要聯(lián)系起來,又要區(qū)別開來。
當天是中國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作為中國科協(xié)本月初啟動科技志愿服務周的一項重要活動,中國科技館聘請劉嘉麒院士為該館專家志愿者,并向企業(yè)和高??萍贾驹阜沾硎谂啤kS后,劉嘉麒院士以專家志愿者身份作《用腳步丈量地球》主題講座,并與現(xiàn)場聽眾進行互動交流。
針對聽眾關于科幻電影內(nèi)容能否實現(xiàn)的相關提問,劉嘉麒院士指出,科幻既能激發(fā)科普,又能激發(fā)科研,它能讓科研人員更加具有想象力、好奇心,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特別對于孩子們成長很重要,尤其是現(xiàn)在的孩子們很聰明,比大人好奇心強,通過科幻作品對科研產(chǎn)生興趣,“真要搞科研的話,就是一塊很好的料,將來就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成為大家”??苹眠€能促使科學和藝術相結合,對文學發(fā)展也有好處,所以,科幻很重要,但是得把它跟科研、科普、藝術既要聯(lián)系起來,又要區(qū)別開來,不要把科幻都當真。
這位火山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學家在講座中科普說,地球已有約46億年的演變歷史,從遠古到現(xiàn)今經(jīng)歷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個時代都伴隨著地質、生物、氣候、環(huán)境等重大演變,成為天翻地覆的地質事件。如果把地球的歷史壓縮成普通的一天,那么,出現(xiàn)第一批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大約是在凌晨4點鐘;快到晚上10點鐘植物開始出現(xiàn);晚上11點剛過恐龍登上舞臺,它們持續(xù)存在約三刻鐘;午夜前20分鐘哺乳動物時代才開始,而人類,直到午夜前1分17秒才出現(xiàn),按照這個比例,人類有記錄的歷史,不過幾秒鐘長,在地球的歷史中僅僅存在一瞬。
劉嘉麒院士總結表示,用腳步丈量地球,從事自然科學的人必須勇于實踐,即使信息技術再發(fā)達,也離不開實踐。文科等其他學科在與大自然打交道的過程中,也能開闊眼界,增長才干,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特別呼吁學生家長,少報些課外班,陪孩子多接觸大自然。
據(jù)中國科技館介紹,在今年主題為“傳承雷鋒精神·科技志愿在行動”的科技志愿服務周期間,該館推出一系列活動,除劉嘉麒院士科普講座外,還舉辦《金龜子》科學影迷親子沙龍,帶來“爆笑昆蟲記”科普講座,邀請中國科技館青年志愿者主講“群星閃耀的夜空”主題特色天文課。同時,中國科技館紅領巾宣講團志愿者開展科學家精神宣講活動,全部由小學生擔任的志愿者為公眾講解“天宮”空間站核心部件“‘天和’核心艙”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墻”。“大學生講展品”志愿服務活動則由大學生擔任科技輔導員,在中國科技館展廳內(nèi)定時對特定展品開展講解服務。此外,中國科技館舉行“專家學者走出去,科技扶貧譜新篇”科普下鄉(xiāng)活動,邀請專家志愿者赴山西呂梁基層小學開展科技志愿服務。
另據(jù)了解,截至2022年底,在中國科技志愿服務信息平臺注冊的科技志愿者超過400萬人,注冊的科技志愿組織達8.6萬個。(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