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8日凌晨,國際期刊《科學》雜志刊發(fā)中國西北大學古生物研究團隊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玉溪師范學院聯(lián)合研究的專題學術評論《對“云南蟲的超微構造揭示出其祖先脊椎動物咽骨”的評述》。該文對《科學》2022年7月曾發(fā)表論文的核心觀點“云南蟲是脊椎動物干群或原始脊椎動物”進行了剖析和否定。其“評述”還指出,利用貝葉斯譜系分析云南蟲得出“脊椎動物干群”結論的特征矩陣明顯存在諸多關鍵偏差。得出的修正結果是“云南蟲在后口動物亞界譜系樹中的位置低于低等脊索動物,與脊椎動物無關”。
想要從科學上追尋“我是誰,我從哪里來”,便要探索脊椎動物的源頭。西北大學古生物團隊聯(lián)合相關單位先后對8000余枚云南蟲類化石標本進行了詳盡的觀察和研究,認定所謂鰓弓上觀察到疊盤狀軟骨細胞結構實際上是由于化石埋藏保存原因所產(chǎn)生的錯覺。這些“盤狀結構”與中空的鰓絲一一對應,其實是云南蟲鰓絲連接到鰓軸基部的固著點。云南蟲有沒有軟骨細胞對于判定它與脊椎動物是否存在密切親緣關系幾乎沒有多大意義,因為軟骨細胞廣泛存在于多門類無脊椎動物。軟骨細胞不過是早期動物的一種原始性狀,并非脊椎動物特有的衍征。通過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研究團隊觀察了大量云南蟲化石和其它一些無脊椎動物化石的軟組織殘余物,發(fā)現(xiàn)其有機質以無定形的均質碳膜保存,且呈現(xiàn)高成熟度和瀝青化。還直接用聚焦離子束對化石鰓弓進行多處取樣,取樣寬度為3.5~4.0μm,深度在6μm左右。運用透射電鏡(TEM)觀察,發(fā)現(xiàn)所有的有機質無任何原生生物結構,整體非常均勻,并未發(fā)現(xiàn)能夠支撐云南蟲成為脊椎動物的所謂“串珠狀結構”。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舒德干指出,在后口亞界譜系演進上,云南蟲比脊椎動物至少低4個基礎器官創(chuàng)新(衍征)等級(見上圖)。目前脊椎動物已知唯一的干群是昆明魚目,因為它已具有頭腦眼、單鼻孔和嗅囊、原始脊椎、二分心臟、復雜肌節(jié)等無頜魚必需的基本器官構造,所以與脊椎動物冠群的親緣關系密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