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當你焦慮、沮喪、失落、郁悶、無助,無法排解的時候,請不要一個人‘戰(zhàn)斗’?!苯鼇恚嗟匦麻_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充實心理干預專業(yè)工作人員力量,面向大眾免費開展心理疏導和慰藉服務。
雖然素未謀面,但心理援助的專家和志愿者們,用專業(yè)、耐心和友善默默守護每一位咨詢者,緩緩安撫他們的憂慮,帶給他們信心和勇氣,帶他們早日回歸正常生活。據統(tǒng)計,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合會新開通的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僅一周就服務近百人次。在這個較為隱形的戰(zhàn)場上,更多人正彼此守護、攜手努力,構筑健康和安全的堤壩。
疫情發(fā)生以來,人們不僅面臨身體健康方面的威脅,也要應對精神健康方面的挑戰(zhàn)。由于長期居家、社交隔離,人們不可避免會產生孤獨、恐懼、煩躁、焦慮甚至抑郁等問題。此前,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披露,此次疫情使全球增加了7000萬抑郁癥患者、9000萬焦慮癥患者,失眠患者亦呈現翻倍態(tài)勢。
而若要進一步細分的話,青少年、“家有兒女”的女性以及醫(yī)護人員等又是其中的高風險人群。由于長時間線下停課,青少年們被迫居家上網課,與同伴交往的減少、電子產品使用時間的增多、與父母摩擦的增加,以及體育鍛煉、睡眠規(guī)律被打破等,都易導致異常情緒波動等問題。對于女性來說,疫情期間不僅要面對工作壓力,還要承擔更多的家務和育兒負擔,心理狀態(tài)持續(xù)處于高壓中。而一直處于抗疫一線的醫(yī)護人員,要對抗的緊張情緒和壓力更大,精神狀態(tài)也更加堪憂。
隨著疫情形勢變化,一些社交隔離等政策逐步放寬并取消,人們的生活也漸歸日常,自我調適之下,不良心理狀態(tài)或將緩解,但仍有部分人群需要借助外界專業(yè)幫助來對抗這些影響。對于這部分需求,我們要給予足夠的正視和重視,同時努力增加精神健康方面的醫(yī)療人員及服務的資源供給,暢通多種渠道,讓這些服務可以便捷快速抵達那些等待幫助的人群。同樣重要的是,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大眾正確認識焦慮、恐慌等心理問題,擺脫對這些問題的病恥感,必要時勇敢向外界求助。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就保健康而言,維護好人們的精神健康和確保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樣重要,亦是踐行“人民至上”的必然要求。呼喚各社會主體通力合作,取長補短,守望相助,共同應對精神健康挑戰(zhàn),共同呵護精神健康。
(作者:莫潔)
標簽: 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