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wǎng)蘭州8月3日電(記者 曹迪)簡牘是紙張普及之前中國古代普遍使用的書寫載體。兩千多年前的官府文書、書籍圖錄主要用簡牘書寫。20世紀以來,全國出土了數(shù)量眾多的簡牘,其中甘肅境內(nèi)出土了6萬余枚,為名副其實的簡牘大省。近日,“簡牘中國”網(wǎng)絡(luò)主題活動走進甘肅,深入挖掘簡牘故事。
【資料圖】
在簡牘中看小人物與大歷史
甘肅自古以來就是連接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在這里出土的簡牘不僅是史料價值極高的歷史文獻,更是珍貴的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滿載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比如敦煌懸泉置遺址出土的懸泉漢簡不僅記載了絲綢之路的路線、走向以及漢王朝銳意進取的歷史擔當,而且還記載了中原王朝與西域各國的來往。
但與遺址中出土的軍事文書、古籍不同的是,簡牘中不僅有大的歷史事件記載,也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那些普通人物的故事。
懸泉置遺址。 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曹迪攝
甘肅省簡牘博物館收藏的《元致子方書》是一封出土于懸泉置遺址的書信,是一名叫“元”的下級軍吏寫給他的朋友“子方”的一封信。在信中元拜托子方五件事:一是代買一雙舒適又結(jié)實的鞋;二是請子方挑選五支品質(zhì)良好的毛筆;三是拜托子方去一位叫次孺的人家探望并請次孺回信,如果次孺不在,就請他的妻子代為回信;四是幫助呂子都刻一方印章;五是幫郭營尉買響鞭。甘肅簡牘博物館副館長楊眉表示:“無論是寫信的人元,收信的人子方,還是信中提到的次孺和次孺的妻子、呂子都、郭營尉,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信中所說的事,都是平常得不能在平常的小事。但是,在兩千年后的今天,當我們讀到這封信的時候,生動的、可觸摸可感知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p>
簡牘上的只言片語承載了真實過往,既有歷史上的大事,也有史書中不曾記載的小事,正因為如此,作為第一手的出土文獻材料,簡牘在歷史研究領(lǐng)域具有重要的補史、證史和糾史作用。
人才培養(yǎng) 讓“冷門”不冷,“絕學”有繼
如今,對簡牘的研究不僅有專家團隊的支持,更是吸引了一批青年人的興趣。
“簡牘學”概念伴隨著甘肅簡牘的發(fā)現(xiàn)而誕生,且屬于“絕學”冷門學科。西北師范大學是國內(nèi)最早開展簡牘學研究及人才培養(yǎng)的高校之一,1995年與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招收全國首屆簡牘學方向碩士研究生,2011年,文史學院成立簡牘學研究所。
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迎春介紹:“簡牘材料是考古材料,是兩千多年前人們實際使用的東西,所以同學們要想完整地掌握信息,那就不能僅依靠釋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通過閱讀簡牘實物,能讀懂上面的文字,認識到簡牘作為文書的特殊性。”
西北師范大學讀簡班。 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曹迪攝
2009年,學院成立了讀簡班,如今每周舉辦一期。李迎春表示,讀簡班從建立起就明確是為了培養(yǎng)簡牘學的后繼人才而設(shè)立的。“我們把簡牘的原始照片放在電腦上,同學們看著兩千多年前的實物,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對上面的文字進行釋讀、分析,并探討這個簡牘在當時是如何被古人使用的,探討這些簡牘文書背后的基層行政運作規(guī)律?!?/p>
1997年,首個國內(nèi)高校創(chuàng)辦的出土文獻類學術(shù)輯刊《簡牘學研究》創(chuàng)刊。 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曹迪攝
2021年9月,甘肅簡牘博物館與蘭州大學文學院共同開辦“蘭山論簡”讀簡班,搭建協(xié)同育人平臺,啟動至今已舉辦了65期。蘭州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強基班的同學在簡牘專家的指導(dǎo)下,深入研讀《懸泉漢簡》。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說:“依托甘肅簡牘博物館的文物資源優(yōu)勢和文博人才隊伍優(yōu)勢,與蘭州大學文學院教學平臺與優(yōu)質(zhì)生源資源相結(jié)合,共同來培養(yǎng)具有扎實基礎(chǔ)、廣博視野的古文字研究人才。當然希望我們跟蘭州大學的這種合作能夠久久為功?!敝旖ㄜ娨财诖ㄟ^這種方式,未來能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結(jié)出碩果。
勇?lián)姑?甘肅簡牘博物館展示簡牘文化
長期以來,受人員、經(jīng)費等因素影響,甘肅出土的簡牘不但整理工作滯后,而且保存狀況堪憂,數(shù)萬枚簡牘長期存放在甘肅省考古研究所陰暗、潮濕的庫房中,出現(xiàn)了灰塵污染、字跡變色等問題。2007年,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成立,甘肅的秦漢簡牘有了專門的保護機構(gòu)。2012年,甘肅省簡牘博物館成立,但是有簡無館,秦漢簡牘依然躺在研究中心的倉庫里,沒有辦法向公眾直接展示。如今,甘肅簡牘博物館已在馬灘黃河之濱展露芳容,將承擔向世界講述中國簡牘故事的重任。
作為一座向公眾展示簡牘文化、解析簡牘故事的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力求通過聲、光、電與場景相結(jié)合的方式,將簡牘中描寫的人物、事件更加直接展示出來,帶觀眾沉浸式讀簡。
甘肅簡牘博物館里的懸泉置遺址沙盤。 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曹迪攝
在博物館里,讀簡講故事也與寫簡學書法相輔相成。甘肅簡牘博物館講解員劉舒泊表示:“透過千年的墨跡,一枚枚簡牘如同閱盡滄桑的老者,帶著感情、帶著溫度地訴說著一個個故事,引領(lǐng)我們?nèi)ヌ剿鲗儆诤啝┑拿??!?/p>
如今,甘肅簡牘博物館正在進行最后的裝修、布展,未來,4萬多枚簡牘的故事將在這里向大眾展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