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廣把中國第一座冰壺館建起來、裝修好的時候,是2004年。如果從他起意做這件事情算起,時間整整過了8年。
2004年,中國國家女子冰壺隊剛剛成立1年,中國成功申辦冬奧會還是11年以后的事。1996年,“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剛剛通過,這一年的最后一天,冶金部部長劉淇宣布,中國鋼產(chǎn)量突破了1億噸。2000年,中國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首次突破了1萬億美元,雖然人均GDP還不足1000美元,但中國人的目光,正遠遠投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世紀。
回首看,無論是1996年,還是2000年、2004年,無論站在哪個時空點、從任何角度觀察,但凡理性一些的人,大概都會得出同樣的結(jié)論——魏德廣的“搶跑”行為實在是過于超前了。這一點,老魏自己也很清楚,否則,冰壺館建好后,也不會一直拖著不敢開業(yè),直到一年后“逮住”一個機緣——承辦2005年底舉行的“泛太平洋青年冰壺錦標賽”,才咬著牙把“中體奧冰壺運動中心”的牌子掛出去。
很難說當年老魏是“逮住”還是“被逮住”。冰壺館的牌子掛出去很容易,但隨后的商業(yè)運作卻極艱難。艱難到什么程度呢?老魏夫婦不但把最后一套房子賣掉,投入冰壺館的日常運營、維護以及賽事支出,2016年,老魏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也投了進去。
按老魏自己的說法,被冰壺運動打動,是1996年去加拿大探親期間“中的招兒”。這大約就是“一見鐘情”吧。在隨后的20年間,老魏用自己的忠貞不渝,不但標識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也標識了自己心目中冰壺運動的價值。在旁人看來,老魏的“搶跑”以及在隨后奔跑過程中的執(zhí)著,多多少少顯得有點兒“傻”。確實,按照“隨遇而安”“平淡是?!薄耙姍C行事”等世俗標準,老魏的行為無論如何是值得商榷的,是有不同的路徑選擇的。但是如果從先行者、創(chuàng)業(yè)者、“鋪路石”的范疇進行觀察,老魏的選擇和堅守,就是其命中注定的人生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
當年,老魏無疑選擇了一個浪漫的開始,隨后就是一路坎坷,一路奮斗,最終把自己融入一項事業(yè)里并努力著為這個事業(yè)增添亮色和價值。從這個角度看,老魏的浪漫而又執(zhí)拗的氣質(zhì),倒與正在北京冬奧會賽場上拼搏著的運動員們的氣質(zhì)頗為契合。這種氣質(zhì),不但直指體育運動、體育競賽的本質(zhì),而且也超脫于運動、競賽之外,是統(tǒng)領許多事業(yè)不斷取得點點滴滴進步的動力源。
從商業(yè)運作的角度看,老魏在冰壺事業(yè)上的探索,無疑是失敗的。失敗的原因有許多,比如,風險評估及防范顯然準備不充分,融資手段單一且沒有備案,運營組織、團隊支持等也存在明顯缺陷。所有這些問題,并不僅僅是老魏自己頭上的“大帽子”,而是帶了相當?shù)钠毡樾裕m用于許多開拓者、創(chuàng)業(yè)者、“鋪路石”的腦袋。
但是,這些商業(yè)運作中的“致命問題”,帶有蓋棺論定性質(zhì)的“大帽子”,仍然難以遮掩老魏在獻身冰壺事業(yè)過程中,所迸發(fā)出來的價值之光。除了精神、氣質(zhì)上的價值,老魏的矢志不渝的實踐,也對中國冰壺運動未來的發(fā)展助力頗多,尤其是后來冰壺館與諸多中小學合作展開的冰壺運動教學、訓練、比賽,都有助于這項運動長遠發(fā)展基礎的持續(xù)夯實。
這個夯實基礎的過程,艱辛、不易,老魏用自己的后半生對此進行了標注,但這個過程也最具價值,不僅決定著冰壺運動的未來,也決定著其他運動項目——無論是冰雪運動、還是足球運動乃至其他什么運動的發(fā)展前途。不經(jīng)歷這個過程,不在這個過程中投入足夠的時間、金錢、精力、甚至生命,結(jié)果的價值就一定打折扣。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