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北京商報訊(記者廖蒙)6月8日,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就央行綠色金融成果進行了介紹。據易綱介紹,一是加強環(huán)境信息披露,央行逐步明確金融機構環(huán)境信息披露要求,鼓勵金融機構逐步披露相關環(huán)境信息,同時也要求發(fā)行綠色債券的企業(yè)披露相關環(huán)境信息。
二是完善政策激勵約束體系。實現30/60目標需要“胡蘿卜加大棒”。顯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為“大棒”,適度提高則是“中棒”或“小棒”,而央行設立的支持工具則是激勵機制中的“胡蘿卜”。包括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向碳減排重點領域發(fā)放的碳減排貸款等。截至2023年4月末,碳減排支持工具余額近4000億元,支持金融機構發(fā)放貸款約6700億元,帶動碳減排量超過1.5億噸,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三是開展氣候風險壓力測試。央行2021年搭建氣候風險壓力測試框架,組織19家國內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開展了針對電力、鋼鐵、建材、有色金屬、航空、石化、化工、造紙等八個重點排碳行業(yè)的碳成本敏感性壓力測試。此外,還結合區(qū)域經濟結構和轉型政策,組織部分地區(qū)銀行開展氣候風險壓力測試。通過開展相關工作,金融機構管理氣候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處理好減排與發(fā)展的關系、局部與全局的關系,支持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節(jié)奏和力度更加合理。
易綱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以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為主、多種綠色金融工具蓬勃發(fā)展的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體系。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余額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均居全球前列。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標簽: